详细信息 |
什么是 Robot GPT |
编辑: 来源:中国平安证券 时间:2023/7/27 |
ChatGPT 为人工智能提供了语言载体,人形机器人将提供物质载体,实现人工智能从“想 到”“说到”到“做到”的跨越。根据钛媒体,家 5G 云端智能机器人运营商达闼机器人公司 即将推出个机器人制造L域的多模态认知大模型,名为 RobotGPT。其创始人、CEO 黄晓庆表示, 如果把谷歌 DeepMind 推出的“阿尔法狗”(AlphaGo)当作人工智能的原子弹的话,ChatGPT 是 AI L域的氢弹,作为“两弹一星”的星,云端智能机器人则是人工智能时代的运载火箭,人工智能的 载体,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ChatGPT 本质是文字接龙,基于 ChatGPT 模型思路可构建 RobotGPT 框架。根据斯坦福 大学 2023 年新论文《RobotGPT: From ChatGPT to Robot Intelligence》,基于和 ChatGPT 类似 的工作原理构建了 RobotGPT 的框架。根据 Open AI 官方对 ChatGPT 原理介绍,ChatGPT 是在 GPT (Generative Pre-training Transforme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改进优化得到的。GPT 是一种大 型语言模型,能够生成各种不同的文本类型。GPT 模型思路是让 AI 在通用的、海量的数据上学习 文字接龙,即掌握基于前文内容生成后续文本的能力。然后人类引导接龙方向即有监督训练初始模 型,对特定问题告诉 AI 人类认可的答案。 Reward 模型进行强化学习,进一步优化 ChatGPT 的输出质量。根据 Open AI 官方对 ChatGPT 原理介绍,第二步训练 Reward 模型,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但 AI 的精力是无限的,研究 人员让 GPT 对特定问题给出多个答案,由人类来对这些答案的好坏做排序,基于这些评价数据, 研究人员训练了一个符合人类评价标准的 Reward 模型。第三步基于 reward 模型使用 PPO 强化学 习优化 GPT 模型,即 AI 基于评分去调整参数以便在下次问答中获得更G分。
RobotGPT 的原理可理解为由 ChatGPT 的文字-文字接龙,变为了文字/语言/各类传感器 接收的信号-动作接龙。根据《RobotGPT: From ChatGPT to Robot Intelligence》,人的八大智能包 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认 知智能,机器人实现不同的智能需配备不同传感器、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人工智能算法。在设计的 RobotGPT 框架图,思路类似于 ChatGPT,同样是通过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构建端对端 AI 大模型。 目前 ChatGPT 是单模态,RobotGPT 需要多模态模型。根据钛媒体报道,达闼机器人公 司 CEO 黄晓庆表示,ChatGPT 的出现,恰恰证明机器人需要一个云端大脑。因为 ChatGPT 是不 可能装在一个小小的计算机里的,它需要装在一个云里面,变成个云服务。ChatGPT 目前本身是单 模态的,所以它无法支持机器人。而基于多模态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要能够支持多模态,文字、语言、 视觉、运动都要支持,这就是我们在做的 RobotGPT。
|
【声明: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推荐信息 |
什么是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涉及多学科,是系统性工程;具身智能包括3个模块:具身感知,具身想象和具身执行,AI+机器人 正是具身智能当前的落点,有望加速推动具身智能落地
为什么机器人要设计成类人形
人形是最适合人类社会所有场景的形态,无需改变场景来适应机器;人形的好感度上限远高于非人形;人形的肢体语言最符合人类认知
为什么要发展人形机器人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总量下降,且年轻劳动力占比快速下降,人力成本持续上升,机器替代人是一大趋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谐波减速器和RV减速器比较
谐波减速器体积小,质量小,在多关节机器人小臂,腕部,手部等部件具有较强优势;RV减速器负载能力和刚度高,耐疲劳性能好,常用于机器人机身的腰,上臂,下臂等
机器人配件减速器相关企业
哈默纳科从事谐波减速器,机电一体化产品;日本新宝从事精密减速机,变速机的开发;绿的谐波实现了精密谐波减速器的规模化生产及销售
机器人的外部传感器有哪些
迎宾服务机器人外部传感器用来检测机器人所处环境,用于使机器人更准确地获取周围环境情况,与实现特定功能相关的传感器包括气体识别传感器,局放传感器等
机器人的内部传感器有哪些
机器人部传感器用来检测机器人本身状态(如手臂间角度)的传感器,为控制系统提供反馈信息,包括位移传感器、速度/角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
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高度细分,通用化或为盈利重要突破方向
将走向硬件标准化+软件通用化,实现场景初步整合,零部件标准化:相似功能的机器人使用相同零部件,最大化单一零部件产量,降低成本 |
智能运输机器人 |
AGV无人运输机器人-料箱版 |
AGV无人运输机器人-标准版 |
AGV无人运输机器人-料箱版(钣金材质) |
AGV无人运输机器人-货架版(钣金材质) |
AGV无人运输机器人-货架版(亮面不锈钢材质) |
AGV无人运输机器人-开放版 |
行业动态 |
咨询热线:4006-935-088 / 4006-937-088
客服热线:
4008-128-728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鲁ICP备18039973号-2 运营中心 / 北京·清华科技园九号楼 生产中心 /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太原路7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