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8大HIT项目入选国家重点科技成果

编辑:      来源:创泽集团      时间:2019/5/16
 
8大HIT项目入选重点科技成果
科技部:8大HIT项目入选重点科技成果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以财政科技计划产生的科技成果为重点,近期陆续汇总发布一批符合产业转型升J方向、投资规模与产业带动作用大的先进适用科技成果,旨在通过需求导向和市场选择方式,引导企业、地方、社会资本和各类机构参与,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支撑产业转型升J与经济结构调整,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撑和引L作用。

新发布的科技成果主要来源于近年来“863”、“973”、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科技计划的项目成果,涉及人口健康、G端装备与先进制造、资源节约与生态修复等重大技术L域的近500多项技术成果,其中人口健康技术L域有113项技术成果,涉及医疗信息化的技术成果共有8项,数字医疗网现将这些成果整理如下:

1、眼科PACS卫星诊所系统

我国卫生部统计,我国医院数量共计20918个,其中,专科医院有3956个,眼专科医院为263个,占比6.7%。而所有医院中,设置眼专科医院的数量仅为5000多家,占医院总数仅为23%。据统计在北京市318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设立眼科的仅18个。

我国有超过600万盲人,占全世界盲人比例将近20%;眼病患者超过2亿人(不包含近视),占全国总人数的15%,患病人群庞大。眼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健康重要问题。

本系统实现影像优化处理、专科电子病历、用户管理、转诊分诊、打印中心、阅片中心、工作统计、图像检索等一系列的功能,将这些功能通过统一的接口契约进行组合封装,形成一系列的服务,通过协同调度机制,利用云平台,向医院、医生及患者开放。具体为:(1)实现区域数据中心之间的影像协同调度;(2)面向医院、医生及患者提供专科影像综合软件服务;(3)数据检索及数据综合查询服务;(4)影像的查询权限及安全机制;(5)面向患者的随诊记录查询;(6)建立云平台;(7)项目相关数据中心数据关联、迁移;(8)保障平台数据安全,及灾难时数据的快速恢复;(9)7*24小时不间断G品质的支持服务。

本系统能全程跟踪患者在合作医院的就诊情况,院内可实时调取眼科图像,合作医院之间经授权后可以实时共享患者所有就诊信息,包括:门诊病历、检查影像等信息。同时,可以登陆“个人健康档案”网站或下载“眼健康APP”获取自己的眼科就诊信息与检查影像信息。

使用本系统可以使医院资源合理分配与资源重复利用,同时达到了对患者眼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的防治一体效果,适用于医院信息化与远程医疗服务,因此本系统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全国已安排部署眼科卫星诊所145家,2013年6月1日至2015年9月20日共收集患者信息118802例,病历信息124777例,图像信息366319例,远程会诊108131例。

2、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区县J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本区县内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地市J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市内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及下属区县卫生信息平台。省J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省内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及下属地市及区县卫生信息平台。J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卫计委下属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及省J卫生信息平台。

在现有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基础上,结合基于IHE、HL7标准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整合与协同服务技术的研发,研发基于IHE、HL7标准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产品。通过该产品的成果转化,提升行业内企业实施区域卫生项目的速度、质量和技术水平。结合不同的部署类型,研发系列化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成熟度和成套化,降低实施的门槛。

目前在湖南省、四川省J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武汉、西安、南京、宁波等特大型城市,及全国二十多个城市,一百多个区县推广应用。未来五年全国还有十几个省、几百个地市、几千个区县会使用,市场规模每年在10亿左右。

3、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

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在原有的医院信息平台基础上,通过与EDA和SOA的结合,医院各系统之间通过定义EDA事件来驱动系统间的协作。同时通过对国际HL7标准以及卫计委互联互通符合性测评标准的整合,满足医院对于互操作性规范的建设要求。通过该产品的成果转化,能够提升行业内实施医院信息平台的标准化程度,降低医院对各系统承建商的依赖,提G各系统数据的利用效率,为更好地提供医院各个角色的决策支持提供更好的支撑。同时能够进一步的提升该产品的成熟度,降低实施门槛,提升应用效果,适用于各J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医院、二三J医疗卫生机构。

目前在上海市新华医院、上海市同济医院等上海十多家卫生医疗机构,以及广东省、山东省、陕西省等多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推广应用,成功连接了数十家医疗机构的数十套异构业务系统,并提供了针对医院临床和运营的多项决策支持应用,获得了一致好评。

未来五年预计全国会有约4000家医疗机构应用医院信息平台,以及市场规模每年在15亿左右。

4、基于云计算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

基于云计算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以省、市或区县统一规划和实施,基层卫生机构以多租户的方式获得SaaS服务。基层卫生云服务,涵盖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的“六位一体”服务,符合社区“全科医疗、全程预防保健管理、全日服务”的运行机制,实现健康档案的动态维护和管理,并与诊疗系统有机结合;系统涵盖信息收集、整合、分析、统计的基层卫生服务信息处理功能;系统具备对外部系统的开放性,提供与医保、新农合、公共卫生和区域卫生系统的接口,为区域卫生行业信息化奠定了数据交换共享的基础。

适用于区县J、地市J、省J基于云计算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分别涵盖本区县、地市、省J范围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点、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

目前在贵州全省大集中的基于云计算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覆盖20个区县。河南省以地市J为单位的基于云计算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覆盖10个区县。江西省以区县为单位的基于云计算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覆盖50个区县。未来五年全国还有十几个省会建设,市场规模每年在5亿左右。

5、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居民健康的医疗服务

本项目通过建立慢病监测服务网站,整合物联网体征感知终端设备、移动健康APP、全程健康网、健康管理工作站、区域统计分析系统、区域健康档案系统等应用,借助信息技术,创新远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将“云技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融入社区基本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和居民健康自我管理体系。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提G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效率,动态补充居民的健康档案,拓宽城市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途径。

适用于(1)区县J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本区县内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2)地市J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市内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及下属区县卫生信息平台;(3)省J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省内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及下属地市及区县卫生信息平台;(4)J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卫计委下属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及省J卫生信息平台;(5)社区村居委、养老院、居民家庭等居民生活区。

目前本项目已经在上海市、南京市、成都市、鄂尔多斯市等13个区县,55个社区投入应用,惠及居民约500万人口,深受赞誉。预期在未来5年,项目应用将全面覆盖上海市各个社区,并建立面向全国的慢病监测服务网络,惠及数亿居民,市场规模每年在5亿左右。

6、公共卫生业务协同软件

基于IHE/HL7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研发面向公共卫生业务L域的业务协同平台产品。通过该产品的成果转化,提升行业内企业实施公共卫生协同项目的速度、质量和技术水平。结合不同的部署类型,研发系列化的公共卫生协同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成熟度和成套化,降低实施的门槛。

适用于区县J公共卫生协同系统互联本区县内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地市J公共卫生系统互联市内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及下属区县卫生信息平台;省J公共卫生协同系统互联省内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

目前在上海、浙江省建立公共卫生业务系统系统,在广东佛山、浙江省绍兴、安徽省、贵州省等地推广应用。未来五年全国还有十几个省、几百个地市、几千个区县会使用,市场规模每年在2亿左右。

7、区域医疗与药品保障协同服务与监管软件

综合运用当前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成果,充分利用当前本市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基础,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供与医院、与药企的数据自动化数据交互与业务处理接口,实现对药品招采配用全过程的自动化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通过优化和方便药品物流服务提G业务运作效率进而降低采购及物流成本,通过提G监管能力来改进管理决策水平。

适用于区域医疗与药品保障协同服务与监管软件应用于省J政府药品采购机构,互联各J医院、药店和药品供应企业,实现药品的采购保障和监管。

目前在上海、广州、成都等地建设医药采购服务与监管系统,全国非公医疗机构推广应用。未来五年全国还有十几个省会使用,市场规模每年在1亿左右。

8、基于医疗卫生大数据的卫生管理和临床决策软件

在所积累的医疗卫生数据共享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卫生标准、药品、气象、权威机构发布数据等多来源信息,研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突破海量医疗数据存储优化技术、以医疗卫生L域本体为基础的知识库生成技术、基于病种样本的诊疗方案聚类分析、基于疾病特征相似度匹配智能算法、基于敏感信息规避和触发技术的数据隐私保护、挖掘算法并行化改造技术等关键技术,构建医疗健康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一套应用于医疗大数据挖掘分析的工具集及针对慢病跟踪与分析、疾病症状监测、临床诊疗精细决策、个性化健康指导的医疗大数据分析应用服务。同时,将针对医疗健康大数据的数据管理及服务模式、诊疗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为医疗数据的广泛利用提供可行性及安全性保障。适用于卫生行政部门、公共卫生机构、医院、社区。

目前在上海医联工程、浙江宁波鄞州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上海健康网、四川等特大型城市、医院推广应用。未来五年全国还有十几个省会使用,市场规模每年在100亿左右。

发布的科技成果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成果具有比较明显的技术优势,成熟度较G;二是涉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若干重点L域;三是瞄准现实需求,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四是具有较好的示范性,能够为推广应用提供成套技术或装备。

出处:HC3i数字医疗网
 
 
【声明: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信息
智能运输机器人
AGV无人运输机器人-料箱版
AGV无人运输机器人-标准版
AGV无人运输机器人-料箱版(钣金材质)
AGV无人运输机器人-货架版(钣金材质)
AGV无人运输机器人-货架版(亮面不锈钢材质)
AGV无人运输机器人-开放版
行业动态
» AMR企业未来发展的建议:加强产学研合作 拓展应用领域与场景 突破关键技术
» 智能无人运输车AMR选型建议:安全性 稳定性 兼容性 成本和可维护性
» 物流企业自动化搬运项目:117台XPL搬运机器人用于快运件转运+物料暂存
» 工具制造业5G智慧工厂:10+台潜伏AGV+托盘式叉车用于线边仓转运
» 轮胎行业项目:2台室内平衡重式无人叉车LXP15-B用于半成品、成品自动化出入库
» 汽车零部件园区无人化物流项目:室外无人驾驶重载AGV用于车间到车间之间的物流运输
» 汽车行业智能搬运项目:30台XPL搬运机器人用于产线送料和成品转运
» 汽车新能源产线智慧物流项目-31台潜伏AGV应用环汽车总装车间转运
» 汽车行业多品类AGV整合项目:叉车AGV、潜伏牵引AGV、举升AGV、承载式双车联动AGV、功能型A
» 乘用车动力总成车间零部件集配项目-9台承载辊道式AMR,用于动力总成线边供给
 
首页    产品    方案    底盘    参数    关于
咨询热线:4006-935-088 / 4006-937-088     客服热线: 4008-128-728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鲁ICP备18039973号-2    运营中心 / 北京·清华科技园九号楼    生产中心 /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太原路71号